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评论
某某球员跑动不积极
那么,你了解一场球赛中
足球运动员的跑动距离有多少吗?
跑动距离越长
就踢得越好吗?
足球运动员有多能跑?
根据国际足联的技术统计,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全场的累计跑动距离平均为10000米,最差的在6000米左右,而好的高达12000米。在90分钟的时间里,跑动超过12000米。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如果全场匀速跑动的话,运动员也是需要全程以7分半的配速来跑动。实际的比赛中,当然不可能会是匀速跑,还穿插着大量的冲刺,高速跑动。
图源网络
贝克汉姆在2001年世界杯预赛对希腊的比赛中曾经创下16.1公里的最高纪录,5分35的平均配速,令人难以置信。
既然如此,如果去跑长跑甚至马拉松,足球运动员是不是也能获得很好的成绩呢?
事实上,确实有很多足球运动员参加过马拉松比赛,例如路易斯恩里克,他在皇马拿过西甲冠军后转投巴塞罗那,帮巴萨夺得两次西甲联赛冠军、两次西班牙国王杯冠军、一次欧洲优胜者杯冠军等多项荣誉,还担任过巴萨队长,2004年退役后,第二年就在纽约马拉松跑出3:14:09,2007年他终于在佛罗伦萨马拉松中刷出个人最好成绩2:58:08。
图源网络
你能跑得过世界杯裁判吗?
在足球比赛中,为了作出最准确的判断,裁判与足球的距离应保持在20米以内。要做到这一点,办法只有一个:满场飞奔。世界杯裁判平均每场要跑6到8英里(9.7到12.9公里),而且与运动员偶尔还能休息不同,裁判几乎是“完全停不下来”,必须球动人动。
图源:新华社入选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裁判员名单的中国裁判马宁在训练
据《新闻晨报》2013年3月11日报道,自2006年7月开始,中国足协根据国际足联和亚足联的有关规定,采用新的裁判员和助理裁判员体测方法:1. 6组40米加速跑:每次测试不超过6.2秒,国际助理裁判不超过6秒,每组冲刺后1分30秒恢复(从终点走回起点)。2. 10圈以上高强度间歇跑:在400米标准跑道上,从弯道起跑,30秒内快跑150米,35秒内慢走50米,再接下来一个150米、50米。完成400米计1圈,至少要达到10圈为及格,12圈以上为优秀。
FIFA裁判的150米间歇,及格线30秒——相当于每公里配速3分20秒,连续完成20组。你跑得过他们吗?
图源:网络表情包
跑动距离远一定意味着“踢得好”吗?
《2020年足球科学与医学》的一篇文章曾基于2018-2019赛季西甲380场比赛的数据,研究控球率和球员的身体表现之间的关系。
图源:网络《2020年足球科学与医学》
研究筛选并分析了412名踢满90分钟比赛的球员的竞技性表现,并获得了8468次观察数据。球员被分为5个不同的位置:中后卫(CD)、后卫(FB)、防守中场(DM)、进攻中场(AM)和前锋(FW)。从以下几方面对表现进行分析:总覆盖距离、低强度跑(0-14.0km/h)、中等强度跑(14.1-21.0km/h)、高强度跑(21.0km/h)、超高强度跑(21.1-24.0km/h)和冲刺跑(>24.0km/h)。
结果表明了一些显著的结论:
1. 在不考虑具体位置的情况下,控球率很高的球队球员的跑动覆盖距离明显小于控球率高、中、低的球队球员。也就是说拥有大量球权可以缩短足球运动员的跑动距离。
2. 这些差异取决于球员的具体位置。高控球率球队的攻击型球员(DM, AM和FB)在任何速度范围内都比其他球队每分钟跑动更少。例如,控球率非常高的球队的后卫每分钟跑5.2米,而控球率非常低、低和高的球队分别为7.8米、7.3米和6.7米。
3. 控球率很低的球队的后卫跑动距离最少。
图源:摄图网
正确跑步,世界杯一起锻炼!
因为疫情防控
很多人不能再去健身房
不如戴上口罩下楼跑跑步
这里为大家准备了几个
跑步小tips
希望大家享受运动
享受每一次跨步
1. 跑前热身不能省
很多朋友忽视跑步前的热身和拉伸运动,直接进入高强度的有氧训练中,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会来不及进入状态,肌肉的血氧供应不上,肌肉韧性自然也差,对膝关节缺乏支撑和保护,韧带、肌肉、关节都容易受到损伤。
2. 跑步姿势很重要
① 头:眼睛平视前方,不要低头看地;
② 肩:放松不要摆动肩膀放松放低,不要用肩膀摆动双臂,更不要耸肩;
③ 手臂:手肘弯曲呈90°,以肩膀为轴心放松地如钟摆一样摆动;
④ 腰髋:要稳定,不要在跑步时左右扭动;
⑤ 躯干:收腹、挺胸、背部拉直,仿佛是一条拉得笔直的线,身体微微向前倾;
⑥ 脚:跑步时该后脚掌先着地还是前脚掌先着地,取决于跑步时重心位移的速度。
图源:京医通
3. 跑速与跑量循序渐进
日常跑步锻炼时,每分钟大约180步的速度最理想,差不多7~8分钟每公里。至于跑多少公里,请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建议跑步距离全程心率不超过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实际年龄)的85%,如果想轻松舒适地去跑,把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9%~75%。如果心率明显上升,应当主动降低自己的配速。每次跑步时间至少要30分钟,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年轻人,每次跑40~50分钟也就足够了。4. 跑步后也要拉伸
图源:京医通
拉伸能有效放松肌肉,减少肌肉僵硬,增加血液微循环,加快代谢废物的排除,减少运动后的肌肉酸痛。因此,运动后拉伸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END
资料来源:山东科协、京医通、THU体育科技评论、知乎
整理:董小娴
台当局九条禁令激怒港澳人士,评论称彻底暴露民进党当局真面目******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若】民进党当局发布所谓的“港澳居民不得从事活动一览表”,列出九项港澳居民在台湾不得从事的活动,包括不得参加游行以及不得接受媒体邀请发表意见等,引发巨大争议和强烈批评。
据香港《东方日报》5日报道,台湾“移民署”近日发布“港澳居民不得从事活动一览表”,港澳居民不得从事的九项活动包括不得参加选举造势活动或助选活动,不得参加游行、抗争等政治性质公众活动;不得进入军事防务地区、实验室、生物科技、研发或其他重要单位;不得到各军事基地、要塞堡垒窥视、拍照或摄影等。其他还包括不得从事违反社会风俗或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不得未经许可工作,包括模特作秀或短期契约工;不得接受媒体邀请访问等。港媒注意到,公告没有写明法律依据、罚则和“港澳居民”的定义,不知道是仅限于在台停留的入境人士,还是包括在台湾持有居留身份的港澳人士。换言之,旅行观光可能同受影响。
台湾陆委会称,相关公告属“误植”,“移民署”已移除该页面,不得从事的非法活动目前仍在讨论中,将供港澳居民参考。台湾政治大学法律学系副教授廖元豪质疑该公告的法律依据,称“没有法律效力,但有恐吓效果”。他说,“你把游行、接受媒体邀请,跟卖淫、军事的东西放在一起”,可能会引发在台居留港澳人士的寒蝉效应。香港理工大学学者陈伟强表示,台当局此举十分荒谬,文件的流出并非偶然,而是试水温,测试香港人的反应。
香港2019年爆发“修例风波”后,民进党当局不断炒作“大批港人移民台湾”。根据台“移民署”数据,2021年有11173名港人获得居留许可,比2020年增加360人;1685名港人获得定居许可,“居留和定居许可人数均打破历史纪录”。但《东方日报》直言,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真正获得定居许可的比例并不高。与此同时,民进党当局还不断提高港人移民门槛。2020年8月,台“内政部”增设条文,列明如果申请者为现任或曾任大陆行政、军事、党务或其他公务机构,以及大陆在港澳投资的机构或新闻媒体职员时,台当局将不准其居留许可。2021年6月,台湾规定18岁以上港澳永久居民填写材料时,须填写是否“现(曾)于香港或澳门政府部门任职,宣誓或签署声明拥护基本法、效忠港澳政府”,同时申报毕业后所有工作经历,而非过去那样只填写近10年经历。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勇表示,不少台湾政客在香港“修例风波”期间声援暴徒,却对随后前往台湾发展的港人进行诸多限制,甚至不提供基本保障,如今又出台所谓的“九不得”政策,是将港人视为“炮灰”,为达自己的政治目的不择手段。他希望香港市民擦亮双眼,避免被别有用心的政客利用。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黄国说,台当局炮制“九不得”明显敌视港人,好像港人去台湾就是做间谍。香港法学交流基金会副主席傅健慈认为,台湾当局炮制的“九不得”措施引起坊间批评后又赶忙将公告“下架”,是“作贼心虚”,显然发现有关规定欠缺法律基础、事实和理据支持,更不符合人权的普遍标准。
有媒体披露,不少港人因为移居台湾后的生活“不如预期”,选择回流香港。有评论5日称,香港爆发“修例风波”之际,民进党当局摆出一副关心、支持运动的姿态,蔡英文多次声称“与港人在一起”。一时间一些港人信以为真,把台湾视为“乐土”,甚至不惜冒险潜逃。然而,任何骗子都逃不过时间的检验,所谓“九不得”彻底暴露民进党当局的真面目,彻底击碎部分港人对台湾一厢情愿的幻想。(环球时报)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